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屬于散熱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直流屏監控主機是一種全新的數字化控制、保護、管理、測量的新型直流系統。監控主機部分高度集成化,采用單板結構(allinone),內含絕緣監察、電池巡檢、接地選線、電池活化、硅鏈穩壓、微機中央信號等功能。主機配置大液晶觸摸屏,各種運行狀態和參數均以漢字顯示,直流屏監控主機在實際工作時,內部溫度高,需要對其進行散熱,一般都是使用散熱風扇進行散熱,但是一般的散熱風扇都會不能阻攔外界的灰塵進入到直流屏柜內部,雖然有的散熱風扇具有隔離件,但是這個隔離件一般都不能拆卸,清理十分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單元以及隔離罩,所述散熱單元安裝在直流屏柜的背部散熱區,所述散熱單元由外防護板以及散熱風扇構成,所述散熱風扇安裝在外防護板的內部,所述外防護板的表面設置有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一連接柱的表面開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隔離罩的表面設置有散熱格柵,所述隔離罩的表面開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連接柱插在第二固定孔內并通過固定桿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單元設有多個,多個散熱單元結構相同,多個散熱單元等距的排布在直流屏柜的背部散熱區,通過多個散熱單元可以有效的對直流屏柜內部的元器件進行散熱。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風扇安裝在兩個圓形防護板中間,所述圓形防護板通過連接桿連接在外防護板的表面,所述散熱風扇通過電線連接直流屏柜內部電路,在實際使用的時候,直流屏柜內部電路向散熱風扇供電,從而使散熱風扇工作,繼而對直流屏柜內部的元器件進行散熱。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柱設有四個,四個第一連接柱結構相同,四個第一連接柱對稱的布置在外防護板的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設有四個,四個第二固定孔對稱的開設在隔離罩的表面,所述固定桿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連接柱的長度長于第二固定孔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在實際使用的時候,隔離罩安裝在散熱單元的表面,所以可以阻止灰塵通過散熱單元進入到直流屏柜的內部,當需要對隔離罩進行清理的時候,通過分離第一連接柱與第二固定孔,從而分離隔離罩,繼而對隔離罩進行清理。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的散熱單元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的隔離罩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的第一連接柱與第二連接柱配合示意圖;
圖中:1-直流屏柜、2-散熱單元、3-隔離罩、11-散熱區、21-外防護板、22-第一連接柱、23-圓形防護板、24-散熱風扇、221-第一固定孔、31-散熱格柵、32-第二固定孔、33-固定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單元2以及隔離罩3,散熱單元2安裝在直流屏柜1的背部散熱區11,散熱單元2由外防護板21以及散熱風扇24構成,散熱風扇24安裝在外防護板21的內部,外防護板21的表面設置有第一連接柱22,第一連接柱22的表面開有第一固定孔221,隔離罩3的表面設置有散熱格柵31,隔離罩3的表面開有第二固定孔32,第一連接柱22插在第二固定孔32內并通過固定桿33固定。
散熱單元2設有多個,多個散熱單元2結構相同,多個散熱單元2等距的排布在直流屏柜1的背部散熱區11,通過多個散熱單元2可以有效的對直流屏柜1內部的元器件進行散熱。
散熱風扇24安裝在兩個圓形防護板23中間,圓形防護板23通過連接桿連接在外防護板21的表面,散熱風扇24通過電線連接直流屏柜1內部電路,在實際使用的時候,直流屏柜1內部電路向散熱風扇24供電,從而使散熱風扇24工作,繼而對直流屏柜1內部的元器件進行散熱。
第一連接柱22設有四個,四個第一連接柱22結構相同,四個第一連接柱22對稱的布置在外防護板21的表面。
第二固定孔32設有四個,四個第二固定孔32對稱的開設在隔離罩3的表面,固定桿33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連接柱22的長度長于第二固定孔32的寬度,在實際使用的時候,當需要連接隔離罩3的時候,首先將第一連接柱22插入第二固定孔32,此時,第一連接柱22上的第一固定孔221暴露在隔離罩3的外側,然后件固定桿33插入第一固定孔221內,從而將隔離罩3固定在散熱單元2的表面,因為固定桿33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以可以很好的固定第一連接柱22,當需要拆卸的時候,通過拉出固定桿33,然后將第一連接柱22與第二固定孔32分離,從而實現隔離罩3與散熱單元2的分離。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技術特征:
1.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單元以及隔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單元安裝在直流屏柜的背部散熱區,所述散熱單元由外防護板以及散熱風扇構成,所述散熱風扇安裝在外防護板的內部,所述外防護板的表面設置有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一連接柱的表面開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隔離罩的表面設置有散熱格柵,所述隔離罩的表面開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連接柱插在第二固定孔內并通過固定桿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單元設有多個,多個散熱單元結構相同,多個散熱單元等距的排布在直流屏柜的背部散熱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風扇安裝在兩個圓形防護板中間,所述圓形防護板通過連接桿連接在外防護板的表面,所述散熱風扇通過電線連接直流屏柜內部電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柱設有四個,四個第一連接柱結構相同,四個第一連接柱對稱的布置在外防護板的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設有四個,四個第二固定孔對稱的開設在隔離罩的表面,所述固定桿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連接柱的長度長于第二固定孔的寬度。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直流屏散熱裝置,包括散熱單元以及隔離罩,所述散熱單元安裝在直流屏柜的背部散熱區,所述散熱單元由外防護板以及散熱風扇構成,所述散熱風扇安裝在外防護板的內部,所述外防護板的表面設置有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一連接柱的表面開有第一固定孔,所述隔離罩的表面設置有散熱格柵,所述隔離罩的表面開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連接柱插在第二固定孔內并通過固定桿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隔離罩安裝在散熱單元的表面,所以可以阻止灰塵通過散熱單元進入到直流屏柜的內部,當需要對隔離罩進行清理的時候,通過分離第一連接柱與第二固定孔,從而分離隔離罩,繼而對隔離罩進行清理。